南部:金秋田野好“丰”景

2024-09-18 21:20:28    来源:南充新闻网    

蚕子山村高标准农田里,收割机正在抢收水稻。

●夏雨婷 文/图

金秋时节,南部县广袤的乡村大地被大自然绘织得五彩斑斓。一望无垠的田野,微风拂过,层层叠叠的金色稻浪此起彼伏,涌动着劳动者们内心深处最充实、最饱满的喜悦。

稻香与欢笑,成为丰收图里最生动的注脚。一株株沉甸甸的稻穗,将近年来南部县深入贯彻实施“藏粮于技、藏粮于地”战略与实施良种、良法、良机、良田、良制“五良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所凝结的丰硕成果淋漓展现:全县30.62万亩稻田预计产量16.43万吨,产值可突破2.2亿元……

A 建设良田 筑牢粮仓根基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巩固和提高粮食产量,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一棵壮苗、一棵丰稻、一粒好米……都离不开一方好田。

行走在南部乡村,处处皆是机耕道延伸田间地头、灌溉渠四通八达,一幅幅“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的画卷映入眼帘。

眼下,在南部县石龙镇快活岭村博锐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的高标准示范农田里,连片黄灿灿的稻田散发出成熟的芳香,沁人心脾。天刚亮,合作社负责人谢松感便挽起裤腿下了田,这里走走,那里瞧瞧,将一穗饱满的稻谷当宝贝似的紧紧攥着,爱不释手。

“以前,农田很零散,这里一块,那里一坨,家家户户种着‘补丁田’。如今的好收成,是跟着高标准农田建设‘沾了光’。”丰收的喜悦,让谢松感笑容满面。他告诉笔者,今年开春,村里修建高标准农田,原来零散的小块田变得宽广、平整、连片,加上长长的排水沟纵横交错,平展的生产路穿插田间,灌溉和耕种变得高效。

高标准农田“高”在何处?据了解,高标准农田建设是集农机、农艺、水利等技术于一体的农业综合系统工程。通过实行田、土、水、路、林、电、技、管综合配套,采取培肥地力、保水保肥、控污修复等单一措施或综合措施,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在高标准农田的作用下,耕作成本可减少5%至15%,生产效率可提高10%至20%。

“建成高标准农田,可提升土壤肥力和增产潜力,让每一亩耕地都能成为丰收的沃土。”南部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土壤改良、修缮水利等措施,改善农田耕作条件,完善灌溉与排水系统,落细管护措施,使原本贫瘠、零碎的土地整合成片,有助于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近年来,南部县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稳定粮食生产的重要抓手,确保建得好、用得上、有效益、管长远,不断推动小田变大田、劣田变良田,持续提升农田质量和产出水平。截止2023年,南部县已建成高标准农田89.83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72.4%。如今,高标准农田建设带来的效益明显,已成为南部县粮食稳产增产的“压舱石”,持续助农旱涝保收、高产稳产。

B 选播良种 提高粮食产量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近年来,南部县聚焦良种筛选、良种推广,优品种、控风险、保供种,推广了一批高产优产的新品种。

9月14日,南充市“两季田”水稻测产观摩暨技术交流活动在南部县伏虎镇蚕子山村举行。活动现场,测产专家组与全市种粮大户深入田间,仔细考察水稻的长势,只见该片区种植的水稻茎秆粗壮、籽粒饱满、结实率高。经过面积测量、称重、水分测定,专家组严格按照《粮油作物实收测产验收办法(试行)》对蚕子山村的水稻种植片区进行实收测产。数据显示,所测田块,平均亩产超过760公斤。

“本次测产的品种具有品质优、外观细长苗条、有嚼劲、米香味浓郁等特点,同时兼具有抗病性强、株叶型好、秆硬抗倒、生育期适中、适合机械化栽培等优势。”南部县农业农村局种子站站长胡成说,该活动不仅集中展示了水稻优良品种,也展示了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使种植户更加直观真实地了解水稻新优品种的特征特性和栽培要点,对引导种植户科学选种和使用新技术,加快水稻新品种、新技术等科技成果落地转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为种植户择优良种、指导种植,成为南部确保粮食高产稳产的重要方式之一。南部县种粮大户李鸿文告诉笔者,近年来,在县农业农村局的推广下,他积极选播优良水稻品种,实现稳产增产。此外,他还通过县里组织的各种现场会,学习机耕、机插、机防、机收等机械化种植技术,目前他流转的300余亩水稻迎来丰收,种粮效益大幅提升。

“通过优选水稻高产品种并适期播种,以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绿色防控、全程机械化等集成高效栽培技术为依托,确保了水稻在各个生长阶段都能得到充足的养分和良好的生长环境。”胡成表示,目前,南部县粮食作物基本实现良种全覆盖,下一步,将逐步建立健全品种展示示范推广体系,做好品种展示示范和配套服务工作,并适时开展新品种展示现场观摩,引导企业、合作社、种植户科学选种用种,真正让品种展示示范发挥实效,不断提升优良品种应用率与入户率、覆盖率。

C 用好农机 提升耕种效率

如果说良田与良种是稳产丰收的基础,那么农业机械的运用则让粮食丰收有了更多保障。随着各种农业机械成为秋收的“好帮手”,也为南部县秋粮颗粒归仓按下“快进键”。

在蚕子山村粮油种植示范基地,微风轻拂,稻穗摇曳,一串串黄灿灿的稻穗压弯了稻秆,空气中散发着阵阵稻香。农机手们娴熟地驾驶着收割机在田间来回穿梭,一串串饱满的稻穗卷入收割机中,收割、脱粒、粉碎稻秆、装车,整个过程一气呵成。转眼工夫,一块稻田就收割完成。

“农机是农业生产的‘得力干将’,相比以往的人工收割,机械化作业不仅省时省力,还大大降低了成本,给种植户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南部县农业农村局农技中心主任何军介绍,近年来,该县积极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引进新机具、新技术,补齐机械化生产短板,助力粮食生产提质增效。目前,南部县水稻机收率已达90%以上。

与此同时,为确保农机田间作业安全,每年水稻机收前夕,南部县农业农村局都会安排农机技术人员为农机服务队的机具进行检修服务,水稻机收期间还会为农机服务队提供现场作业指导,并定期开展水稻机收减损培训,全方位为颗粒归仓提供服务保障。

收回的水稻如何烘得干、存得住,确保颗粒归仓?在过去,只能“靠天吃饭”,但现在,这一难题被破解。在位于蚕子山村粮油种植示范基地的烘干房内,机械轰鸣,8台烘干设备正在满负荷运转,对新收割的稻谷进行烘干作业。烘干设备可灵活调整各个运行参数,实现精确控制温度、湿度和运行速度,每天可烘干稻谷达百余吨。

“现在粮食烘干归仓,基本不受天气、场地影响,与自然晾晒相比,机器烘干有效解决了传统晾晒方式中场地受限、阴雨导致霉变和发芽等问题,极大地提高了粮食晾晒的效率和品质。”蚕子山村粮油种植示范基地负责人涂永安说。

从种植到采收,从烘干到加工,农业机械成为有力“帮手”。截至目前,南部县30.62万亩水稻已收割90%,预计9月底实现颗粒归仓。“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在规模化、机械化、科学化等方面持续发力,以现代化农业技术推动农业生产不断提质增效。”何军说。


[编辑:food & law]

证件查询|免责声明|关于我们|主办:社科院中国廉政法治研究中心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北京互联网举报中心|北京网络行业协会|网络 110报警服务|不良节目举报|中国互联网协会|北京文化市场举报热线|首都互联网协会

©2023-2028 lzfzcn.cn 版权所有京ICP备202201634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