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中国烹饪协会与海底捞等牛蛙养殖、加工上下游企业联合发布《牛蛙养殖及加工技术规范》团体标准,成为国内首个牛蛙跨界团体标准。标准涵盖牛蛙养殖全流程,详细规定养殖用药、运输贮存、人员培训等环节的具体要求,为牛蛙产业的高标准养殖与加工提供指引。
近几年牛蛙品类在餐饮业热度激增,特别是在2020年3月农业农村部明确牛蛙水产新品种的身份之后,牛蛙品类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红餐网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国内牛蛙餐饮门店数量已超过5万家,同比增长15%,全国牛蛙市场规模约达680亿元。
产业从业者逐年增加,但此前缺乏统一的技术规范和行业标准,养殖及加工环节的不规范、抽检不合格情况时有发生,同时也给消费者留下负面印象。
记者了解到,农业农村部曾于2023年8月发布《牛蛙生产全程质量控制技术规范》国家农业行业标准。相较于这份行标,此次发布的团标标准涵盖投苗、养殖、加工、运输到最终的产品质检全流程,并在用药制度管理、运输储存、操作人员规范等方面做出更细化的规定。
在养殖过程中,该团体标准要求根据牛蛙平均体重和药品使用剂量计算治疗用药量,不得滥用兽药或盲目增大用药剂量、次数和用药时间。标准还列举了恩诺沙星、孔雀石绿、地西泮等15项牛蛙中常见的野兽药残留检测项目,为原料验收提供指引。在运输环节,提出运输过程中车厢体内温度不得高于零下18度等规范。
针对牛蛙加工端,海底捞与合作伙伴共同制定了《牛蛙产品标准规范要求》,涵盖原料验收、加工工艺、成品出厂检测、储存运输等各个环节的全程监控,实现标准化加工。《牛蛙养殖标准规范》《牛蛙渔药管理制度》《牛蛙养殖追溯记录表》等操作规范,则梳理出10个关键步骤,从苗种来源到出塘交付全过程实施管控和监测,实现标准化养殖。
中国烹饪协会会长杨柳表示,随着餐饮市场需求的不断细化,餐饮全产业链的协同发展已成为趋势,完善标准体系、推动全产业链的标准化建设十分重要。此次团体标准的发布,将引导牛蛙产业迎来更加规范化的发展,提升消费者对牛蛙安全性的信心。
证件查询|免责声明|关于我们|主办:社科院中国廉政法治研究中心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北京互联网举报中心|北京网络行业协会|网络 110报警服务|不良节目举报|中国互联网协会|北京文化市场举报热线|首都互联网协会
©2023-2028 lzfcn.cn 版权所有京ICP备2022016348号-2